呼吁:请读懂孩子的“情感呼救”,帮助TA避开心灵暗礁

 

“我试着销声匿迹,原来我真的无人问津。”

——胡某宇生前留下的文字

 

就在昨天,

备受全国人民关注的胡某宇案

召开了新闻发布会,

公安机关认定其为自缢死亡。

在公布的文字和录音内容中,

我们才了解一位15岁的少年是怎样

独自走过了一段黑暗漫长的路,

在无数次的挣扎后,

决然地走向人生的尽头。

一个含苞待放的生命早早凋落,

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痛心不已。

 

纵观近年来的数据报告显示,

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例。

全球每年80万人死于自杀,

这意味着每40秒就有1人自杀身亡。

而据2020年的官方统计:

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达24.6%

其中重度抑郁为7.4%

抑郁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。

我国每年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;

1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、

8个自杀未遂。

自杀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排名第二的死因,

仅次于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。

当你在看这段文字的时候,

可能就有一个鲜活的生命正在消亡…

//////////

其实在胡某宇自杀之前,

他的种种表现也反映出一些问题:

难以适应新的环境

出现失眠早醒进食减少学习困难

其中自杀的意图较为明显

在与家人沟通时,

曾哭诉不想读书、想回家,

虽然引起了家人足够重视,

可惜没有得到各方面的有效干预,

错失了最佳救援机会。

其实,

青少年自杀是有迹可循的!

 

在青少年自杀的人群中,一部分自杀者属于冲动自杀,事发当时可能只是出现了情绪压力或心理低潮。而大部分在实施自杀前都有一些可以观察到的征兆。

 

01.言语方面

多次提及自己压力大、人生是痛苦的,说“我不想活了”“活着没意思、活着好累”“我没有用”“不会给你们添麻烦了,我是个累赘”“没有我他们会过得更好些”等等消极话语。

 

02.情绪方面

性格改变,变得垂头丧气、唉声叹气、愁眉紧锁、感到无助、无能、无兴趣,内疚,自责自罪等,或者强烈的愤怒、恐惧、委屈、歇斯底里等情绪。

03.行为方面

对身边的人交代后事,将自己珍贵的物件和财产送给别人,浏览搜寻自杀的方法、购买自杀的工具等。

青少年自杀是可以干预的!

 

如果你发现身边的孩子有自杀企图甚至有自杀行为时,先让自己冷静下来,阻断自杀行为需要做到如下几点:

 

01.充分重视求救信号

危机干预的热线里,有一些青少年来电者在谈到自己的压力和痛苦得不到家人的理解,当他们宣泄情绪、表达无力和无助感,或说出轻生的言语时,家人或者不耐烦,大声斥责,甚至说出“想死就赶紧去死”的话;或者抱无视的态度,直接忽视这些求救信号。许多人以为扬言自杀的人都不会真的自杀,当孩子说出轻生的念头或计划时,不少家长把以上征兆误认为是开玩笑或者矫情,往往不会给予充分重视,酿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,追悔莫及。

 

02.主动讨论自杀话题

家长往往有个误区:担心讨论自杀话题会强化TA的自杀念头,避而不谈自杀的话题。正确的做法是开诚布公地讨论自杀的话题,就是建立沟通的有效手段,不仅会让孩子在交流过程充分宣泄不良情绪,还可以了解TA的自杀计划和危机严重程度,有助于后续的干预。

 

03.积极倾听尊重理解

给孩子足够的倾诉时间,宣泄不良情绪,积极有效的倾听还可以让孩子感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得到理解,帮助TA看到自身的优秀资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分析面临的问题,提出可行性建议。

 

04.远离敏感工具、地点

一旦你认为孩子有潜在的自杀行为,请设法让TA远离自杀工具,把TA带离危险地带,全程陪伴,必要时寻求医疗机构的专业帮助。

此刻,

如果您或者您的孩子

正在饱受内心的煎熬,

无法自我纾解、难以放下心结,

您或您的孩子可以拨打:

江西省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

0791-88330120

我们愿意倾听您心声,

解答您的困惑。

必要时,

可前来我院心理门诊咨询就医。

目前,

我院两个院区均开设有心理门诊:

青山湖区心理门诊(上坊路43号

青云谱区心理门诊(金鹰路5号

具体坐诊安排请查看

公众号内“就医服务”菜单栏中的“门诊安排”。

守护您的身心健康,

我们一直都在。

 

数据来源:世界卫生组织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(2019-2020)》、北医儿童发展中心《中国儿童自杀报告》

图片来源:新浪微博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创建时间:2023-02-03 16:30
首页标题    健康宣传    科普资讯    呼吁:请读懂孩子的“情感呼救”,帮助TA避开心灵暗礁